輔助性化療的概念
輔助性化療,就是在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後,所進行的化學治療。
”輔助性”三個字,常令人誤以為是手術無法完全切除、或是切不乾淨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化療。然而,事實上並非如此,輔助性化療是在手術完全切除乾淨後,也就是沒有任何殘存腫瘤的跡象下,所進行的化學治療。
既然沒有任何腫瘤跡象,為何還要進行化學治療?
理由是來自一個假說,就是腫瘤在診斷時,即使”看起來”只侷限在局部,無遠端轉移的跡象,然而卻有技術上無法偵測的”微小轉移” (micrometastasis)存在。
這個假說是如何形成的呢? 來自於腫瘤學的發展,以及腫瘤病程的觀察,乳癌的演進是一個很好的的例子。
遠在大約1950年代化療藥物問世之前,就已經有癌症手術了,1894年美國醫師William Halsted就進行了史上記載第一例的乳癌切除手術。當時的乳癌手術切得很大、很徹底,甚至胸大肌都一併切除造成傷殘,然而術後有很高的復發比例,原本的乳癌會在毫不相干的遠端器官再長出來,如肝臟、肺臟、骨頭、非局部的淋巴結等,這種現象,稱為”復發轉移”,也就是”轉移式的復發”。由於手術造成的傷殘太多,復發率也高,後來就改成切少一點,變成”保留胸大肌”的乳癌切除手術,發現成績差不多(糟)。
對於這個現象,醫學界就做了一個假設: 手術後的遠端復發(轉移),並不是局部沒切乾淨造成的,而是一開始就存在外面的微小轉移。
1960年代後,抗癌化學治療藥物開始蓬勃發展,很自然的,就有人想: 既然手術的當下就有微小轉移存在遠端,那就在術後使用抗癌藥物,是否能將微小轉移殺死,改善病人的復發轉移?
答案是肯定的,1976年義大利醫師Gianni Bonadonna首先發表了乳癌輔助性化療的成果,成功的降低復發、提升治癒率,奠定了輔助性化療的基礎。
然而,對於無法偵測的微小轉移,"無法偵測"的標準是否隨著時代進步改變?
電腦斷層檢查(computed tomography, 簡稱CT)是1980年代(維基百科稱1970年代)的重要發明,是醫學的一大突破,藉此可看到內臟器官,對於評估腫瘤是否轉移是非常重要的。1990年代後期,正子掃描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, 簡稱PET)的加入,配合電腦斷層一起施做的PET-CT,偵測轉移的能力更是大幅提升。
隨著科技演進,"無法偵測的微小轉移",標準的確不同。儘管如此,輔助性化療還是一致的展現效果,支持著"消滅無法偵測的微小轉移"的假說。
隨著化療藥物的進步,輔助性化療蓬勃發展,發展出更有效的所謂第二代、第三代輔助性化療,而乳癌手術也越切越小。乳癌的發展趨勢,佐證了癌症復發轉移是由微小轉移所決定的概念。另一方面,輔助性化療也在更多的癌別證實了療效,如大腸癌、肺癌、胃癌、及胰臟癌,大大提升了癌症的治癒率。
這篇就先講概念,下次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有趣又弔詭的問題,什麼是輔助性化療的效果。
圖: 以大腸癌為例,說明手術時的微小轉移。
(A)診斷確認、準備手術切除大腸癌,雖然檢查不到遠端轉移的跡象,然而無法偵測的"微小轉移"已經存在肝臟及肺臟 (紅色箭頭)。
(B)手術後,過了若干時間,微小轉移長大成可偵測到的病灶,形成臨床上的復發轉移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