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由輔助性化療的觀念,來看另類療法的故事。

先來複習一下上一篇我們提到的,如何檢視輔助性化療的效果。如下圖(一),就是要有兩群病患,第一群只有手術,第二群是手術後給予輔助性化療,然後兩群病患比較復發率高低,若有做輔助性化療的復發率有顯著降低,那就是有效。

輔助性化療架構.png 

圖(一)

還是要強調,做了輔助性化療不一定就不復發,沒做也不一定會復發,差別是在 ”復發率的降低”。如下圖(二)。

 

復發風險分析圖_2.png

圖(二)

也就是說,輔助性化療要在用一群人身上,才看得到效果,對單一病患來說,是看不出效果的。

如下圖(三),一位乳癌病患手術後又做了輔助性化療,如果復發,當然可以說輔助性化療無效。
重點來了,如果無復發呢?  可以說輔助性化療對她有效嗎? 不行。因為手術已切除腫瘤,單是手術就可能治癒病患,所以無復發,可能是受惠於輔助性化療,也可能不是。

單一病患.png

圖(三)

手術後的輔助治療,因為搭著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的順風車,該輔助治療如果要證明真的有效,都必須藉由"一群人"(圖一)的模式來檢驗。

有了這樣的觀念,我們就來看另類療法的故事。
另類療法(alternative medicine),就是未經主管機關(在台灣就是衛生署)認可的治療。因為醫藥在現今的時代是被嚴格管制的,不論是醫療的方式(例如手術)或是藥物,都必須得到主管機關許可才能施行
癌症的另類療法,最多的就是健康食品。食品不應宣稱有療效,若宣稱療效即為藥品,應有藥品字號及許可證。
食品宣稱療效是違法的,健康食品對於療效都是用”暗示”的,遊走在法律邊緣避免被開罰。像”油X綠茶”的廣告,暗示會促進排油所以會減肥,但是不敢明講減肥。

坊間有很多另類療法抗癌成功的書,整理起來,其實故事的模式都很像。
某人得了大腸癌(或乳癌)第三期,醫師說病情嚴重,用了OO來治療,後來痊癒,於是大力推廣OO的效果。

OO可以是:
1. 健康食品或草藥,太多了不勝枚舉。
2. 某種特殊的生活習慣,如全生機飲食、咖啡灌腸等。
3. 某種特別的儀式,如冥想、禱告等。 

為什麼常常是第三期? 因為這個期別仍是可藉由手術治癒的,但是復發率高,所以醫師會說病情嚴重,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必死無疑。
然而,仔細看內文就會發現,患者還是有接受醫師的治療,只是在書中不會強調,在不重要的角落數行帶過。因為作者、通常也就是患者本人,覺得即使接受了正規治療,仍是沒有希望的,所以正規治療不重要。

另類療法書中,患者的治療模式不外乎(A)或(B):  

另類療法模式一.png

另類療法模式二.png

另類療法模式三.png

 

對單一患者來說,手術切除乾淨後,手術本身就有相當的治癒率,所以(A)及(B)的模式,都無法驗證OO的療效。

(C)的模式就不同了,在這個模式下,就可說OO是有效的,因為癌症沒有經手術切除不會自動消失,所以一定是OO的效果。
然而若果真如此,這會刊登在醫學期刊,準備進行進一步研究,而不是在坊間出書。這種模式目前還沒在坊間出版的書中看過。

也許會有網友說,坊間有一本書,作者是非癌症專長的醫師,罹患直腸癌,沒有接受手術,稱藉由自己的另類療法治癒,似乎是符合(C)的模式。而作者藉由自己的醫師身分,鼓吹癌症不用開刀的說法,也吸引了很多人。
然而真的是這樣嗎? 這得從直腸癌的治療說起,與大腸癌略有不同。

文長,就先寫到這裡,下集待續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ante不疾不徐 的頭像
    Andante不疾不徐

    Andante的癌症科普教室

    Andante不疾不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