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924年,德國科學家Otto Warburg發現,癌細胞比起正常細胞,攝取更多的葡萄糖,且利用葡萄糖的方式也不同,此現象稱為Warburg effect(瓦氏效應)。

正子掃描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, PET),就是基於瓦氏效應而發展的,利用癌細胞喜歡攝取葡萄糖的特性,將帶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葡萄糖(18F-fluorodeoxyglucose, FDG)注射入人體,腫瘤攝取FDG後,FDG衰變會放出正子(即正電子),正子與體內的電子碰撞釋放光子,由偵測器接收成像。為了進一步將正子的影像與人體構造的相對位置做精確定位,故會同時施做電腦斷層(computed tomography, CT),稱為正子-電腦斷層檢查(PET-CT)。
 

正子掃描可彌補電腦斷層的不足,精確評估癌症的範圍

電腦斷層,是利用連續的X光攝影,經電腦重組計算,呈現身體的構造。一般來說,腫瘤侵犯的部位,會呈現構造的異常,所以,電腦斷層藉由偵測構造異常以發現腫瘤,一直是檢查腫瘤的主要工具。然而,有時被腫瘤侵犯的組織並不會呈現構造上的異常,如淋巴結,此時,藉由偵測異常新陳代謝的正子掃描,就能發揮優勢,彌補電腦斷層的不足。
 

範圍決定分期,分期精確,治療才會正確

癌症確診後,最重要的就是分期,而分期就是評估癌症侵犯或轉移的範圍,不同的期別,治療往往截然不同。當決定期別的關鍵病灶,以傳統電腦斷層的方式無法判斷時,就需要正子掃描的幫助,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方式。
 

正子掃描有助於放射線治療的精確定位

放射線治療,是抗癌的重要武器,精準的放射線治療,可以做到近似手術切除的效果。藉由正子掃描的幫助,確定病灶範圍,放射線就能更精確地落在病灶,也能避免傷害無辜的正常組織
 

正子掃描可釐清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

原發部位不明之轉移癌(metastasis of unknown origin, MUO),雖然少見,但一直是癌症診療中的棘手問題。由於原發部位不明,使得藥物的選擇、給付,以及病程的預測都有疑問,藉由正子掃描,可增加原發部位的診斷率,使病患得到更精確的治療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ante不疾不徐 的頭像
    Andante不疾不徐

    Andante的癌症科普教室

    Andante不疾不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